繁体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投稿 | 搜索    
      
当前位置:直销杂志首页 >> 新名人-综合 >>
当前位置:直销杂志首页 >> 新名人-综合 >> 借力而行 合作共赢

借力而行 合作共赢

2008-10-19 23:22:00  作者:李惠森  来源:新华商  点击:
关键字:借力 合作 共赢

(导语)大凡明智的人都懂得联合起来,借助别人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与人联合则可以壮大自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生存的关键是借力,借力离不开相互合作。而只有共赢的合作才能长久。

                    

                       

    上文说到造福社会和使命,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找到保证使命达成的有效方法。而借力就能让我们集合大家的力量.协同共赢,找到更多成功的可能性,让实践造福社会的使命变得更轻松。这不是一时或者短期的方法,而是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和规划,并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俗话说,要量力而行。这是要求我们务实诚信,从实际出发,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努力,不能眼高手低。量力而行是有道理的,问题是该如何衡量自己的能力呢?

    如果你被现有的条件所限,就很有可能会被束缚。结果,很多事情不敢做,很多事情又不想做,最终一事无成。同时,眼前的条件往往是有限的,即使将力量积攒到足够的时候,但因为世界变化快,条件和目标都可能发生改变,机会也随之溜走了。

突破这种局限,要改“量力而行”为“借力而行”。这个借力是对各种资源、各种利益的全面量度。这种量度不局限于现有的,也不局限于自身的。

    所谓借力,就是“借用”自己以外的各种资源,以帮助自己达成仅仅依靠自己完成不了或很难完成的目标。

有一种借力方法威力很大,叫参与。它告诉我们,仅仅是让别人加入到有关的事情中来,就可以借到力了。

【故事区】

●“心理合约”

有家企业要举办一个产品推广活动,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老板在活动组织策划的时候就请大家来参与,坐在一起讨论:“怎么办才能更吸引人,怎么办效果会更好,还需要考虑哪些细节”等。

结果,在讨论中每个人各抒己见,为活动策划出了一个很精彩的方案,而且每个人都因为参与而有了责任感,更愿意为活动投入精力,这样,原本一个人主办的活动就变成大家一起办的活动了。

   

【解读区】

可见,人们总是愿意支持他们曾经参与过的事情。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位社会科学家约翰·蒂姆和劳伦斯·沃克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来的关于“参与”的理论。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想取得人们对某件事情的支持,只要简单地给人们一个参与的机会就好了,参与到对事情的讨论当中,说说自己的看法,会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觉这件事情已经与“我”相关,仅仅是因为他们参与了这件事情,自然而然地把这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这就好像是在人们心目中订立了一个“心理合约”。即使这样的讨论不见得是所有人都同意的,甚至最终的结果也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他们也愿意去支持这个结果。

    以上的故事表明:运用参与,让大家投入到事情当中,获得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吸收大家的智慧,帮助自己多借几个脑袋去考虑问题,这将更有利于获得人生的成就。

我们发现,有了参与,借力而行就这么简单。 

另外,借力的办法还有应用共同目标借力,应用合作借力。(详见《思利及人的力量》P117)

用好这些方法,你就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到力、借好力、借足力,让你在成就一生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故事区】

●大雁的力量

每年冬季,大雁总会成群结队往南迁徙。

    在飞往南方的途中,雁群会排成V字队形,一方面克服来自风的阻力,一方面借助彼此间的上升气流,让飞行更省力。

雁群在飞行过程中还会不断调整各自的位置,每当这时,大雁之间就会互相配合调整速度,以便保持队形,飞得更快更轻松。

通过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保证了雁群顺利完成万里迁徙的过程。

【解读区】

    在这个真实的自然界故事中,因为有共同目标,成群的大雁借力飞行,从而实现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任务。

    然而,它们是靠什么借到彼此之间的力呢?

是合作的力量

    合作,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彼此联合来实现互补互助互惠的过程。大家一起出力,共享资源,共享利益,这是一种很好的借力方法。

    就像平常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是合作的体现。

    因为有了合作,集大家所长,协同增效,把各自不同的长处集中起来朝一个方向发力,这样发挥出来的作用往往是最大的,更容易产生奇迹。这样的话,合作让1+1不仅可以等于2,甚至还可能大于2。

    其实,只要细心地想一想就不难发现,现实中要完成的每件事,都可能需要别人的帮忙和合作。合作越多,借力越多,做起事情就更加容易,共同获得的利益和成就也会越多。不与人合作,你就不能从他人的优点和才能中获益,就会受到自身弱点的束缚。

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还要注意把共赢贯彻在合作的始终,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才能够长久地借力。

   【问题区】

1、 思路决定出路,平时你有借力的思路吗?你平时是如何借力的?

2、 你曾经组织或参与过某些活动吗?谈谈其中的感受。

3、 谈谈你对“1+1>2”和“我们>我”的看法。写出它们在工作与生活的各种表现和作用。

4、 在与人合作时,你是如何做好个人利益与共同目标之间的平衡的?遇到困难如何处理?

  【心得区】

   《思利及人的力量》一书从2007年9月20日在北京正式上市以来,就不断创造着出版界的历史。除了陆续打破了杭州、南京、成都、长沙、深圳、广州当地新华书店或购书中心的销售纪录,更在沈阳创造了中国当日签售新纪录,用16个小时共签售16036本!”。值此《思利及人的力量》上市一周年之际,晨讯传媒总裁、《新华商》杂志主编禹路特撰文祝贺。

多点“思利及人”润滑,少些同业竞争摩擦

——贺李惠森先生《思利及人的力量》热卖一周年有感

文   禹路

本人在直销行业服务多年,看尽业内种种怪象。其中最令人费解的是这个行业里的一些企业不知为什么总想贬低对方抬高自己,企业之间(也含两家企业不同经销商之间)好象互怀深仇大恨似的。“同行如敌国”在直销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里面既有中国直销人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生态环境,过分自我保护的主观因素,又有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的不正当竞争依旧存在的客观影响。说到底,眼下的中国直销市场,正呈现出一个速度、多变、危机、转机的多元市场特征。在这样一个行业环境中,投资者需要对本国国情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说需要点政治智慧才能玩转直销。

李惠森先生就深谙其中精髓,他高举着“养生文化进万家”的旗帜,传播着中国五千年中医药文化精华,推广着思利及人的理念,不靠父辈的护荫,义无反顾带领着南方李锦记大踏步前行,由白云山下不起眼的小厂迅速成长为业界颇具影响力的明星企业,分别在广州、江门、辽宁建立厂房和生产基地,全国各地布局300多家专门店。不仅在经济上对社会贡献良多,在教育和儿童的慈善捐输方面也不甘后人,并于近期荣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参政议政。可以说,李惠森的参政,是一个标志性信号,表示南方李锦记被政府所充分认可,这对企业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个福祉。

去年九月,我有幸拿到《思利及人的力量》一书,读来爱不释卷,一口气浏览一遍后再细读一番,从中发现,李惠森将自己多年的经营思想和人生心得都完全融入到此书当中。他试图通过简单明了的故事来讲述一些深刻的道理,例如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就要进行换位思考,要具备直升机思维,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带上“总教练”的帽子,里面还深入浅出地探究了使命、创新、诚信、平衡等话题,并给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结语(加粗部分,利于读者阅读,可见十分注重细节)。林林总总,不胜枚举。里面的道理都非常有裨益,不仅是对直销业还包括对所有的社会领域而言,相信大家多点“思利及人”润滑,一定会少些同业竞争摩擦。可以说,每位阅读过此书的人都会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多多少少会注入“思利及人”的基因。

本人在推荐我们《新华商》杂志内部阅读学习此书的过程中,突发感想,《思利及人的力量》一书的价值不仅仅要体现在一个组织内部,还要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其中当然包含所有的《新华商》读者和可敬可爱的南方李锦记经销商们),马上联系此书的出版机构——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南方李锦记企业传讯部,立即得到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终于促成了对此书的连载协议。于是,从今年五月份起,《新华商》每期的《新作品》栏目上,都有对《思利及人的力量》的连载节选,为了让《新华商》读者阅读方便,特划分为“故事区、解读区、问题区和心得区”四个清晰区间,以便读者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启发,读出更多的收获。这是《新华商》的心愿,也是《新华商》、南方李锦记和广大热心读者的多方共赢。

值此《思利及人的力量》一书热卖一周年之际,特向李惠森先生及南方李锦记的全体人员致敬!

注:《思利及人的力量》上市一周年有奖征文&互动活动也诚邀各方参与。详情请登陆http://www.infinitus.com.cn/article/view/13hq4h9m75mn.shtml

责任编辑:admin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版权说明:

    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者根据您的意见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 尽快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直销网联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本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页底导航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专家专栏 |  非法传销 |  直销企业 |  教育培训 |  健康美容 |  直销人才 |  直销杂志 |  资料下载 |  招聘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