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非法传销打传前线>> 正文

娃哈哈妙眠酸奶被指“虚假宣传”,涉嫌传销

发布: 2020-09-02 09:29:49    作者: 佚名   来源: 齐鲁晚报网  

  这两年,酸奶的锋芒盖过了白奶,围绕酸奶的“文章”也多了起来。这不,食品饮料巨头娃哈哈都重度参与进来了,而且主打睡眠保健功能,并且走的是社交新零售。2019年底,娃哈哈推出号称“中国首款睡眠酸奶”——妙眠酸奶,将酸奶饮品、酸樱桃、白桃汁、γ氨基丁酸、茶叶茶氨酸、酸枣仁混合到一起,听起来确实极具概念和噱头,一时间吸睛无数。
\
  然而根据媒体报道,娃哈哈妙眠酸奶在宣传上大做文章,公开宣称这款酸奶饮品能够“提升免疫力”“助眠”“改善亚健康”等。
  在我国列明的保健食品可以申报的27种保健功能中,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都属于保健功能。娃哈哈妙眠作为一款普通的酸奶饮料,并未取得保健品许可的“蓝帽子”,宣称保健品功能被指越了界,涉嫌虚假宣传。
  把普通食品用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概念包装起来,吹嘘神乎其神的功效进行售卖,这种商业模式有深厚的基础。前些年很多保健品就通过这样的模式,收割被忽悠的消费者。
  有分析称,如此违背科学常识的产品,背后竟然可能是一家食品饮料巨头,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该款妙眠酸奶饮品虽未在娃哈哈官网进行宣传,但不论是天眼查显示的相关信息,还是产品海报显示的信息,妙眠酸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娃哈哈。
  娃哈哈之所以撇清与妙眠的归属关系,主要还是因为此前在新零售上的阵痛。
  除了产品本身存在“夸大宣传”,妙眠酸奶的代理模式也像极了“传销”。
  根据代理发来的模式图显示,妙眠设置了会员、门店代理、总代和区域独家代理四个级别,并设置了相应的奖励机制。
\
  首先,扫码下载娃哈哈妙眠APP即可成为会员级别,会员首次购买399元/箱,复购价格320元/箱,分享一个人购买奖励99元现金,复购再奖励20元抵用券,分享人数达4个人之后可以免费送一箱。
  想要成为“门店”,需按照260元/箱的拿货价,一次性进货500箱,相当于投资13万元。此外,再缴纳1万元保证金,一年内售出500箱可退还。
  而成为“总代”,则需投资110万,进货5000箱,拿货价为220元/箱,再缴纳10万元保证金,一年内售出5000箱退还。
  最高级别的区域独家代理(以下简称“区代”)分为ABC三类,保证金分别为:A类50万,B类40万,C类30万。
  “区代”拿货价190元/箱,年任务量50000箱。直推一名“会员”享受209元差价,间接推荐的“会员”每销售一箱奖励110元;直推一位“门店”奖励10000元,“门店”每销售一箱奖励70元;直推一位“总代”奖励100000元,“总代”每销售一箱奖励30元;“区代”推荐“区代”则有25%介绍费,后期补货奖励1元/箱,此外,全国发往经销区域内的货,每箱还奖励4元。
  妙眠通过设置代理层级,使代理之间形成上下级关系,不仅通过拿货差价赚取利润,推荐他人成为代理也可获得奖励,且代理上下级之间还有层层的业绩返利。
  对照《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中有关传销行为的认定,娃哈哈妙眠四级代理、层层返利的制度显然存在涉嫌传销的隐忧。代理们积压了大量库存,根据约定,货卖不出去,保证金不能退还,钱只能打了水漂。而想要赚钱,就不得不去推荐新代理获得奖励。
  据了解,妙眠由张宾操盘,其号称中国新零售百亿级操盘手和百亿级模式构架师,在妙眠的内测会上,张宾高调放话,将带领团队力争妙眠一年破百亿的目标。
\
  这位高调的CEO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也从中发现了些端倪。
  据中国经济网此前报道,2019年3月,一家名叫美康汇的公司因涉嫌传销和虚假宣传被曝光查处。该公司打着健康减肥包治百病的旗号,鼓吹一夜暴富理念,通过名人站台摇旗呐喊,微商团队层级推广,加盟代理揽财,迅速在全国以裂变病毒式开办分公司和发展人员。
  美康汇公司法人、股东兼实际控制人名叫张宾宾,报道中提到,张宾宾为了隐藏身份,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宾。
  而碰巧的是,张宾宾名下有一家名为妙眠(杭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根据图片对比,不难发现,此人正是娃哈哈妙眠的CEO张宾。
  有评论指出,妙眠酸奶不仅涉嫌夸大虚假宣传,其代理销售模式动辄收取上百万的加盟费,对于代理商也可能造成很现实的伤害。虽然旁观者觉得,代理这样的争议产品应该慎重,可是对于做生意的人,看到巨头企业背书,可能天然就会降低警惕。出于对各方负责的考量,与此相关联的企业都该尽快作出回复。否则,随着争议越来越多,品牌声誉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
  当然,在企业责任之外,更该对这款争议产品发声的是监管部门。如律师所言,作为普通食品,这款产品宣传具有改善睡眠的功效,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定。此外,其销售模式分为会员、门店、总代理三种,其中代理模式和传销非常接近。综合这些因素看,监管部门应该尽快介入,及时对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干预,以免无辜者受害。
  这提醒我们,普通人还是要多点科学素养,学会辨别权威信源,少听那些善于包装炒作的企业或“大师”忽悠。此外,各级监管部门应该尽早行动起来,对各种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及时打击。因为泛滥的虚假夸张信息不被处理,就会被许多人当作“没人管所以合法”的证据。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