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非法传销打传前线>> 正文

社交电商为何屡陷传销

发布: 2020-05-06 10:10:05    作者: 佚名   来源: 直销堂网  

  近日,百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3·15全市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其中,第6宗梁某介绍他人参加传销行为案(百右市监处字〔2019〕68号)提到了社交电商平台未来集市。
  而最近陷入传销风波的社交电商平台,还有“娃哈哈品牌社交电商”哈多多。据爆料,哈多多公司在销售娃哈哈大健康系列产品中,存在多种违规行为,不但存在夸大效果、虚假宣传的行为,还存在通过代理(经销商)发展多层级下线的行为,涉嫌传销。
  近两年来,社交电商发展势头十分凶猛,就连娃哈哈、蒙牛等大牌企业纷纷涉足社交电商。但社交电商在发展中,一直存在“涉嫌传销”的隐患,也有多家企业因此而遭了罪。2019年,花生日记因涉嫌传销被广州市行政局罚款150万,并且没收非法所得7306万。更早时间,总部位于杭州的云集微店也被杭州市工商部门罚款人民币958万。纵然有天价罚单作为前车之鉴,但为何众多社交电商平台依旧与“涉嫌传销”撇不开关系呢?
 
  利益的驱使
  近年来,社交电商的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规模达6268.5亿元,环比增长255.8%。随着社交电商模式快速崛起,已经吸引了包括网易推手、阿里巴巴“微供”、京东“微选”、唯品会“云品仓”、寺库“库店”等“头部平台”的入场。
  但是,随着线上获客成本不断增加,不少平台将社交化推广作为收割流量的法宝,这种通过会员不断发展下线来引流的机制,本身与传销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另外,一些平台自认为已经做了有效的规避措施,但为了获得巨大的利润,还是容易剑走偏锋,依靠“拉人头”扩张。而现在社交电商正处于风口期,极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其快发展的模式也自然是受关注的焦点,也就难免会陷入传销的风波。
  此外,网络传销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升级,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诱惑性。有些不法分子也就假借社交电商之名,行传销之事。这使得消费者难以辨认的同时,也让社交电商在一些人眼中与传销划上了等号。
 
  缺乏针对性的监管
  社交电商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时间并不长,这也就使得社交电商并没有直销行业那样的专门法律,只得依靠现有法律进行监管。但现有法律具有普适性,就很难针对社交电商的特性做出明确的区分与划定。
  比如说,社交电商平台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深度的裂变。而一旦进行多层次的裂变,就很难与传销划清界限。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内容,只要具有“拉人头”“交入门费”“层级计酬”的特点,就会被认为是传销,而外界极易忽略其是否实际销售商品或服务、商品或服务价值是否明显低于销售价格等因素。所以,按照这样的标准,很多社交平台采用的割裂层级、变逐级销售为逐级推广都会有涉传的嫌疑。即便是有些平台进行了规避,但仍旧是难以摆脱传销的嫌疑。
 
  包容审慎监管 行业加强自律
  社交电商也不是法外之地,其长久发展依然需要监管,但还是要看如何监管。2019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条例》(草案)提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确定监管方式和标准规范,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或者处置,促进规范健康发展,严禁以创新的名义实施违法行为。
  对于社交电商平的监管,《北京青年报》曾撰文表示,“我们继续鼓励社交电商发展,应当像当年鼓励快递、微信那样,成为以“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新样本。”采用“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既不一棍子打死,也不任其野蛮生长,这有利于社交电商的长久、健康发展,也能将其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出来,真正成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业态。
  当然,“包容审慎监管”并不代表不监管。对于广大的社交电商平台而言,规范自律仍旧是发展的准绳。除了在发展模式上与传销划清界限之外,还需要在产品质量、宣传、知识产权等方面下足功夫。这既是为了行业的规范发展,也是为了自身的长久发展。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