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非法传销传销研究>> 正文

赵作海的执迷能否刺激宁夏的传销神经?

发布: 2011-08-10 09:47:38    作者: 范子军   来源: 华声在线  

  自愿打入传销组织的甘永成功脱险,获得了很多赵作海夫妇从事传销的证据。当记者借此规劝李素兰回家安稳生活时,李素兰却矢口否认,接着关闭手机,玩起失踪。但是,李素兰和赵作海的“发财梦”可能做不长久了。本报和《新消息报》的连续报道已经引起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的重视。(8月6日大河报)

  “赵作海冤案”不只在河南,而且在全国受到舆论的强烈关注,更引发了各地、各级司法机关关于如何从制度层面健全、完善民主法治体系,遏制刑讯逼供现象,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深度检讨。人们庆幸赵作海因为案件主角奇迹生还而得以昭雪的幸运,更乐见这一公共事件对于推进全国司法实践改革的标志性意义。然而,刚刚摆脱刑事冤案梦魇的赵作海,又被传销的恶魔紧紧缠住,这一社会个体人物身上过于浓烈的悲情叫人深感不安和不堪。

  与世隔绝了11个年头的赵作海,有一种融入现实社会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冲动,也正因为11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让他对社会的认识或许依旧停留在过去,因而对一切感到无比新鲜、稀奇,滋生出一种赶上好时代的感觉,“司法代理”、“资本投资”等“超常规”的行为,甚至曾经一度被传让媳妇之间的纷争,尽管在局外人看来显而易见是他续写人生的败笔,却足见其不愿落伍于时代、不愿为命运抛弃的狂热追求。

  拿国家赔偿金搞传销的赵作海,其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注定了在媒体的关注下,会引起当地官方的高度重视,进而得到顺利解救,大众无需过于操心。然而,正如我们关注赵作海冤案是为了捍卫司法正义,维护全民合法权益一样,对其陷于传销的关切,显然也不能止于其个体命运,而必须唤起有关各方对恣意涌动、屡打未绝的传销暗流给予高度重视,如何铲除这颗寄生在市场和社会里的毒瘤,让更多的民众不再饱受蛊惑和危害,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近年来各地形形色色的传销暗流涌动,特别是宁夏等地更是成气候,有媒体报道那里仅河南省就有十万大军远赴贺兰搞传销,所谓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扶贫工程更是极具欺骗性和诱惑力。既然媒体时有揭发,传销何以依旧相当猖獗?这其中固然有组织者为追逐利益铤而走险,“赵作海们”盲目迷信等因素,但同时显然与地方政府、执法部门打击不力,甚至有意放纵有关,从报警被称“时机不成熟”、卧底记者遭遇围追堵截等恶劣细节不难想象当地的传销生态如何。

  也许当地对于打击传销并不积极、乐意、果决,是为了趋庞大的传销大军对拉动当地内需、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之利,可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这种涉嫌放任违规违法活动换发展的做法,跟最近引发极大舆情震动的东北方正县为了招商引资,替当年日本侵略者“开拓团”立碑的做法一样,都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相关报道引起宁夏自治区高层重视,区政法委书记批示督办赵作海涉传销一案,这当然让人振奋,但不止于赵作海案件的侦办,而由此强烈刺激宁夏乃至其他各地的传销神经,对传销这一害群之马开展全面、彻底的整肃行动,无疑才是公众最希望看到的。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