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销网 中国直销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媒体报道>> 正文

保健品调查:超过六成网友不懂得如何维权

发布: 2010-03-15 09:07:58    作者: 雅歌   来源: 中国网  

  近两个月,39健康网发起了一项《补益类保健品使用及效果反馈调查》,结果显示,99%的网民曾使用过保健品,却只有三成的网友信任我国的保健品。57.4%的网友之所以购买保健品是被其宣传的功效所吸引,但依然有53.45%的网友担心因为长期服用保健品会出现副作用,其中更有五成的网友表示曾经出现过头晕发热的情况,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出现过恶心呕吐、血压低下、出水泡或长皮疹等不良反应。但面对不良反应,多数民众在怎么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却显得盲目,超六成的网友找上购买的医院或药店,而选择找厂家的网友也不少,达到28.45%,其余的网友多表示选择药监部门,但超五成的网友同时表示这些责任方的态度一般或者没有进行处理。

  由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品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各个家庭中,但舆论中出现的保健品总是有这般那般的问题:虚假广告、明星违规代言、添加药品成分等等,以致人们对保健品的态度出现两极化,要么一棒子打死,要么吹捧有加。于是,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保健品成为我们急需了解的问题。对此,笔者采访了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徐陶钧副主任。徐主任从专业人士的角度,辨证地分析保健品乃至整个保健品行业。

保健品的功效究竟有多大?

  徐主任表示,补益类的保健品只要是有批文有保障,那是有相应的功效的,但正规的保健品均标明“本品不能替代药品”,这表示所有保健品只能充当药物的辅助作用,而不能用于治病。他认为,哪怕是感冒,也应该挑一些解毒类正规的药物治疗,而不能首选保健品,但如果长期不见好,那当然可以选用一些保健品适当辅助一下。

  虽然保健品有它特定的功效,但并不是说同种保健品每个人都能吃。徐主任介绍,市面上有适合各种年龄的保健品,大致有青少年、中老年两大类,另外还有按性别来区分。

  长期服用保健品,真会出现不良反应?

  对这个问题,徐主任认为,不管是药还是保健品,最好都不要长期服用,这会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任何食物都要经过肝、肾脏的代谢,所以有些保健品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肝及肾脏的负担,而对于维生素,虽然可以长期服用,但却似乎没这个必要。二、加重金钱上的负担。徐主任表示,保健品的价格都不便宜,比如蜂胶类,动辄几百上千元,普通老百姓怎么受得了?

  面对这种情况,徐主任建议,保健品最好能在服用一个阶段后,停一段时间,再服用,比如服用两星期,休息一星期,再服用两星期;或者先服用半个月,休息半个月,再继续服用。至于具体的服用时间和休息时间,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果真的需要吃某个保健品,那么还是经医生介绍和指导最理想。

  保健品吃出不良反应,网友不懂维权?

  如果服用保健品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徐主任认为,首先要将该产品保留,然后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一般消费者协会会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让相关部门化验查看产品的真假或者有无违法添加西药等其他情况。

  而对于大多数网友(61.18%)表示的找购买的医院药房或药店,徐主任表示,保健品是不会进医院药房的,所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外面的药店,由于相当多属于私人所有,目前监管相当不容易,所以即使消费者去投诉,也相当困难,能认真负责的药店估计不多。

  同时,徐主任表示,如果像部分网友表示的一样,要找生产厂家理论的话,那起码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就应该留意有没有厂家地址、相关批文、电话号码等信息,如果一应俱全,表示这是个负责任的保健品厂家,一旦你要投诉才容易些,否则真怕是投诉无门了。

  不过,徐主任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投诉只是发发自己的牢骚,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服用保健品之前,如果能问问医生,自己适不适合服用,应该怎样服用,医生通常会给一个很详细的指导,我们自己也能放心使用,就不至于出现那么多不良反应。否则等到吃出问题便投诉人,这种想法其实挺傻挺幼稚,也不利于自己的健康。另外,徐主任还建议大家要交一个以上的医生朋友,他笑称,这相当于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

  国内保健品比不上国外的?

  当谈论到这个问题时,徐主任首先表示,全国现在大概有1万7千多种保健品,其中广东占了相当重的比例,国内外的竞争确实相当激烈。

  然而如果说国内保健品比不上国外的品牌,那也不能一概而论。国内有上万种保健品品牌,不能否认,相当一部分还是管理得不错,技术也达标,口碑也相当不错。而国外的,也不尽然就都很好。于此,徐主任讲了一个例子:国外有一个大公司,用海底的牡蛎生产钙片(碳酸钙),标榜海底的有多好,但可能烧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产生了氧化钙(相当于石灰),这些石灰也都被吃到肚子里了!这对人体的健康是很不利的。所以要全面看待国内外的保健品品牌,不能一味认为国外的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更不能全盘否认我们国内的保健品。

  “但有时候确实应该管一管,”徐主任话锋一转,“像我国一些保健品品牌,在研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确有些欠缺,国外的研发都比较到位,监管也比较严格,这也就是成立保健行业协会的目的。”

  四成网友不信任我国保健品,原因何在?

  徐主任先讲了听说过的一件事:有些厂家非常无良,拉着老太太说免费去旅游,老太太乐呵乐呵就跟去了。谁知一上车就开始推销保健品,到达目的地后老太太又走不了,他就给老太太做宣传,由于老太太对保健品的认知能力不够,一听觉得不错,就买了一千,人家说不够呀,您老太太用,老公公也用,那就两盒,就两千了。但钱花了,这些东西也没什么作用,如果是一些劣质产品,有可能还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而这些无良的厂商做出的这种违法的事情,最后遭媒体不断曝光出来,虽然大多数保健品企业都是守法的,但民众受到媒体曝光的这些信息的影响,可能就会认为我国大多数的保健品都存在一些问题,自然就有点不信任了。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另外徐主任表示,相关部门的打击力度的确有问题。前几年药监局某位高官终于被处决,由于在位时就没有好好抓这些事,另外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也不太多,导致缺乏一些好方案,一旦各种“检查”来了,才赶紧抽样检查。徐主任举了个例子,以前抽血献血,我们都知道有个艾滋的可能,但化验的资金却需要很多,所以一直没什么进展,后来经舆论揭发出来,才给卫生部门敲响了警钟。他表示,即使现在我们设立了很多“局”,无论在行政技术、化验这些投入都大大增加,但不管怎样,政府对卫生、食品、药品、保健品的监督投入应该说还是不够的。

  此时,徐主任非常诚恳地告诉笔者,他希望舆论能多帮忙监督,多爆光一些无良的保健品厂商,多给政府敲敲警钟,而保健行业协会也会加强宣传力度,教会群众如何进行自我保健。他更呼吁,整个保健品行业的相关业务人员应该团结起来,加强监管。他表示,保健行业协会已经有一个明确的制度,将已知的不良厂商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教育,如果屡教不改,便会委托相关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他表示,“如果是一些普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协商纠正就好,但如果多次违规,我们一定会重重处罚。”

  识穿保健品虚假广告,有诀窍!

  徐主任提醒各位消费者,只要是保健品就一定有一个天蓝色的图案,我们称为“蓝帽子”。另外,合法合格的食品,还应贴有质监局核发的QS的认证,;第二是有卫生厅批准的一个许可证号,简称食字号,比如“(闽卫食字号)”即表示“福建省卫生厅食品的许可证”,如果是进口的保健品,就有个“进”字;第三,还应有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生产日期、适宜人群、用法用量等详细信息;第四,进口的保健品,其包装上必须要有中文,不能只是外文,否则估计是走私的。最后,保健品是不能宣传功效的,所以消费者要警惕,功效的广告越大,嫌疑越大。(具体辨识诀窍,请看《五招识穿保健品虚假广告》)

  健康人群,自我保健远胜保健品

  徐主任认为,健康的人并没有必要吃保健品,而谈及自我保健,他表示,首先要“管住一把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饮食以素食和鱼类这些健康食品为主,少吃红肉,少喝酒。

  其次,“生命在于运动”是没错的,但也要适度,不能过于强烈。比如有的人平时都没锻炼,突然去打球,而且打得非常激烈,第二天不仅会全身酸痛,而且可能会损伤跟腱肌肉,也达不到保健的效果,所以运动要持之以恒,更要适度。徐主任认为老年人希望长寿健康一点,最简单的运动就是散步,他建议老年人,可以用30分钟走完3公里。另外要摸索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

  再次,要“知足常乐”,保持平衡的健康的心理。

  笔者有感:对于保健品,笔者认为应该如徐主任说的,理性对待,更不要因为一看保健品广告就怀疑自己身体不健康,如果检查身体后发现确实有问题那应该配合治疗,如果没有就应该相信自己的身体好,此时自我保健远远比吃保健品来得实在和有效。而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徐主任始终面对微笑,对笔者提出的问题都娓娓而谈,谈到保健品行业出现的一些违规现象的时候,善于剖析问题分析关键所在,看得出是一位实干主义者。

今日新闻头条
我也说两句
验证码:    
已有评论 0 条 查看全部回复
全搜索

站内最新

直销资讯 直销研究

最新文章

直销公司 直销人才

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 健康美容

热点·文章

直销家园 直销论坛

推荐·文章

人才首页 我要加入

直销·人才